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政治

焦點、府會、民代、鄉市鎮、廣場

綜合

社會、一般、工商、生活、廣場

美食

餐廳、小吃、飲品、特產

生活

百貨、美容、旅遊、休閒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劉家和介紹聯統日報予龍應台部長

劉家和介紹聯統日報予龍應台部長
圖文/記者謝予恩
  文化部長龍應台(左)至臺東視察綠島人權博物館,聯統日報社長劉家和(右)特地將花東地方性媒體向龍部長介紹,同時對於龍部長深耕臺東人權文化深表敬佩。龍部長也讚許聯統日報為地方發聲的熱忱,期許一同為花東文化努力。

文化部長龍應台視察綠島



文化部長龍應台視察綠島
保留完整歷史當務之急  規劃參訪路線訴說歷史

記者林昀融/報導
  文化部長龍應台視察綠島人權文化園區業務推動時表示,綠島是華人世界的國際珍貴經驗,因此,當務之急是要保留這份完整深刻的歷史,綠島街上販賣囚犯商品,卻是美國囚犯的衣服樣式,並非當初綠島監獄的囚衣,表示沒有深根在屬於綠島的歷史裡,所以建立過去受難者口述資料,比興建硬體設施重要,因為硬體可以等,人不能等。
  視察行程在受難者前輩郭振純、張常美陪同解說下,部長龍應台仔細走訪當年白色恐怖時期囚禁所謂政治思想犯的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歷史地點,並召開工作會報,研議綠島園區整體推動重點。成立國家人權館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真誠、最謙卑的態度面對這段悲痛的歷史,她認為當前最急迫的,可能不是興建大型博物館硬體建築,而是保留像綠島這樣一座座具有真實人權歷史的舊房舍。
  龍應台指示同仁採取步步踏實的作法,結合大學人文歷史科系,深化綠島園區史料、人物事蹟調查研究,短期內則應積極規劃綠島人權歷史導覽路徑,搭配詳實中英文告示解說,讓更多國內外參訪者,特別是整個華文世界,能深刻認識「火燒島」曾經走過的人權歷史,而相關配套後續可與觀光局一同規劃進行。
   經過一整天的綠島園區實際踏勘,龍應台指示同仁盡速規劃至少兩條參訪路線,其中一條是很具體的歷史路徑,從登島的中寮漁村開始,到新生訓導處、十三中隊、燕子口、綠洲山莊,每個歷史據點都有詳實的告示解說,讓整個華文世界或是外國觀光客,都來認識台灣走過的這段人權歷史。
  另一條則是濃縮的集中路線,遊客原本是來浮潛、環島旅遊,但可以在停留的一、兩個小時內,感受到綠島園區所具有的人文意涵,藉由人文史蹟與觀光旅遊更具深度的結合,讓台灣的人權歷史能一步一腳印走出去。
   龍部長抵達綠島後,首先前往中寮漁村,追憶當年受難者被囚禁上岸的歷史情境,現齡83歲的張常美,民國42年時還在就讀台中商職時,因為被指為參加叛亂組織而入獄,她記得當年搭著登陸艇,就是在這裡上岸,幾百人跟著牛車徒步走到新生訓導處服牢役。
  另一位受難者郭振純,民國44年帶著忐忑心情,自基隆被兩人一銬地押到綠島,當時船上很多人擔心可能半途就被裝麻袋拋海,等到黃昏時在中寮登島,「反而有撿回一條命的感覺!」,在綠島蹲過七年多苦牢的郭振純表示,早年綠島生活非常困苦,需要自行勞役,到海邊採石、上山砍柴、種菜養豬,「要能撐過那段日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忘記時間,別去想還要關多久,忘了今天是幾號、現在是幾點鐘,心情才能過得比較平靜。」
   龍應台隨後前往人權紀念公園,沿著斜坡逐一細看紀念碑上943個受難者前輩名字,每個人名背後都是段令人覺得不堪的過往。張常美指著石碑刻著的「丁窈窕」名字,忍不住追憶起當年好友與她無言的訣別。龍應台表示,人權碑上的每個名字,都該有段敘述或口述歷史,她指示這些人文史料的充實,都該納入今年國民記憶庫計畫,並號召更多大學生志工加入研究調查行列。
    她認為認真保存這些真實的歷史空間,可能比急著興建一座新穎的人權博物館硬體來得重要,何況倖存受難者前輩年事已高,人權館籌備處與時間賽跑的重點,是趕緊完成他們的口述歷史,這項工作需要號召大量志工共同參與,特別是台東地區相關科系的學生,可以建教合作方式加入綠島園區的人文史料蒐集。

圖一: 文化部長龍應台()紀念憑弔人權紀念碑,每個名字背後都是一段悲痛歷史.
圖二: 龍部長視察綠島園區新生訓導處時期第三大隊歷史景況富源展示內容